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十二五”发展规划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4-11-11  浏览次数: 1454


2011年12月30日印发

  “十二五”时期是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深化改革,实施弯道超越,实现跨越发展,全面构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学校“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根据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建设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同心同德,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

  本科专业从55个增加到66个,在校生从20,288人增至24,245人(含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科文学院办学专业从24个增至30个,在校生达到7,932人。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在校研究生从748人增至2,714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2个增加到18个,涵盖119个二级学科,9大学科门类;成为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的高校;新增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教育硕士招生方向增加到10个。建设海外孔子学院2所。新增国际课程实验班和互认学分项目6个,项目出国留学人数近200名。招收外国留学生275名。成人教育专业从35个增至55个,在籍生达到8,150余人。

  实施三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初步建立四级专业建设体系。与苏北10所高中名校协作共建教学科研联合体,与苏南13所省星级中学签订了“优质生源•教育实习基地”协议。建立就业实习实训基地200余个。

  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建设省级精品教材6种,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增至2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增至20个;省级精品、优秀课程增至47门。获省优秀研究生课程5门。建成成人教育省级特色专业3个。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在教育部单项专业评估中获优秀等次。牵头组建了徐州高校教学联合体。

  全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保持在95%以上。本科生获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46项,其中团队奖3项;获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60项;获专利5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在全国或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奖800余项。有2个班级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近50个班级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称号。学校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成为省首批获此殊荣的4家单位之一。在武术功力大赛等国家级体育竞赛中,获奖近50项。校女子足球队在2008年、2010年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中均获得冠军。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1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表彰。研究生教育注重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评估。获省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37项,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68项,入选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9篇。

  (二)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内涵建设水平持续提高

  “十一五”期间,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新增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7个(其中1个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与徐州市合作共建工程研究(开发)中心2个。获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

  现有教师队伍中,有9人获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3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人获省先进工作者称号,3人获省教学名师奖。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达59人次,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81人次,入选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7人。教师中新增正高93人、副高208人,新增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9人,新遴选校内硕士生导师241人,新增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16人。

  五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得突破。获省部级自然科学类项目16项,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127项。2006-2010年共发表论文8,721篇,其中同期SCI、SCIE、EI和ISTP收录论文770篇,CSSCI收录论文836篇。出版著作163部,出版教材83部,获专利46项。获得包括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二、三等奖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文科学报和《语言科学》杂志均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语言科学》还连续两届入选CSSCI来源期刊。理科学报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三)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为动力,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不断完善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管理、作风建设、考核监督机制。做好处级干部交流换岗、科级干部交流聘任和公开选拔副处级干部等工作。出台了《徐州师范大学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工作规程》,完善学院和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深化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持续加强会计队伍专业化和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财经统筹和优化贷款结构的水平不断提高。积极争取银行转贷和省财政化解债务工作的支持,获得省财政化债补助2.41亿元。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收费规范高校”和“江苏省资产清查先进单位”称号。高校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和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五年来承接技术服务项目经费1,853万元。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校友联络办公室自2006年成立以来,累计筹集海内外奖助学金和建设资金11,075.6万元。促成建立了北京、广东、南京等地的15个校友联谊会。

  图书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五年中投入文献总经费2,630万元,建有中外文数据库29个,自建特色数据库4个。网络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校园无线网已投入使用,“一卡通”建设正式启动,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省“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获得2009年“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称号。

  (四)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基础,办学氛围不断优化

  学校教代会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被评为“徐州市示范教代会”;全面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发挥学术权力在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注重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教学督导、关心下一代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被评为“江苏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

  实施教职工(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地方补贴和过渡性津贴,提高教职工交通补贴标准,发放误餐补贴,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积极促成将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确定为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附中,有效缓解了教职工子女入学困难。完善经济困难学生“七位一体”助困助学体系,五年累计投入561.1万元用于学生勤工助学,投入424.9万元用于贫困补助。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制度,多次被评为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开展创建“勤廉师大”活动。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建立特邀监察员制度,设立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纪检宣教工作连续五年保持全市先进集体二等奖,三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廉洁创建先进单位。

  制定实施了《徐州师范大学和谐校园建设规划》,开展和谐单位创建活动。成功举办建校50周年庆祝活动和每年的校庆日活动。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举办中韩两国大学生女子足球冠军队邀请赛,圆满完成省高校第十四届“校长杯”乒乓球比赛、全国男排大奖赛和第十届全运会男排比赛分赛场的承办任务。

  总之,“十一五”期间,学校办学实力稳步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再次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光荣称号,还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招生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苏北计划工作先进高校”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权威媒体对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进行了多次大量宣传报道。

  二、“十一五”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因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求,学校在规模、结构上初步奠定了综合性大学的框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此同时质量提升问题日趋突出,学校从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步伐还不够快,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尚未真正走到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这主要表现在:

  (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理念、机制和方法等有待根本转变和调整到位。

  (二)博士点的申报和建设工作有待强化,以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

  (三)学科和专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依然不足,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较为薄弱。

  (四)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及其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学校办学的开放程度、对外交往的层次、国际化水平和协同创新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 “十二五”发展背景、目标与战略

  一、“十二五”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倚重于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将教育看作是促进国家发展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其中,高等教育的发展被各国最高决策者不约而同地列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大支柱。

  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这一“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创新发展,提出了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其中,把科教兴省战略提升为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揭示了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的内在联系,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江苏科技教育的优势,突出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坚持科技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形成合力效应,为建设经济强省提供重要支撑。同时,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沿运河发展带和淮海经济区纳入国家规划层面以及徐州进入高铁时代所带来的新机遇,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开放带动、统筹发展、民生优先战略。其中,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位居首列,意在强调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科教资源向发展资源的转化,构筑徐州跨越发展的战略优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宏观背景及战略决策,对于长期立足徐州、扎根苏北的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同时也为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的内涵提升、定位转型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必将使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的综合办学实力及其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凸显。我们要紧紧把握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徐州、苏北乃至全省的发展大局,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把教育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创优的优势,为地方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充分认识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呈现出从“大”向“强”迈进的显著特征,即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这就要求高端人才的数量、素质和结构有一个大的提升,要求涌现出更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它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全面的、更高的要求,高校之间的竞争重点也随之从追求规模和速度向提高质量和创新水平转变。具有前瞻和先发优势的高校必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相反,认识不到位、思路不清晰、调整不及时、质量不够高、创新不够强、特色不鲜明的高校发展将面临更大困难。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认识和积极的应对。

  二、“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内涵发展和办学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在“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坚持“科学规划,战略统领,创新布局,改革发展,开放推动”的20字方针,实现高位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在以衡量办学质量和创新能力为标准的新一轮高校竞争中脱颖而出,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更高要求和全校上下对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热切期盼。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围绕把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总目标,全面完成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多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以及博士点三大突破,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教学研究型大学整体建设水平。

  四、“十二五”发展定位

  总体目标定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需要,坚定不移地将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综合性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

  办学特色定位: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发展地方性和国际化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以崇高使命提升学校的价值品位,以更高境界提升学校治学品位,以高雅格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加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育人。

  学科专业定位:强化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点建设多层次、高水平的学科专业群;文、理、工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定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分类分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应用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社会服务定位: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把学校建设成为强力支撑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水平大学,直接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型大学,有力推进苏北教育国际化的先锋高校。

  五、“十二五”发展战略

  (一)实施质量提升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分型分类”培养模式探索。推进落实“校长班”、“基地班”、“卓越教师班”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建人才培养特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以“1+10”校企人才培养和就业模式为依托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以国际学院和“1+20”国际高校联合培养计划为平台培养国际化人才。形成“433”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格局,即在学生接受两年宽口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之后,根据本人志向和自愿,按照4∶3∶3的比例,分别接受学术研究、实践应用和国际化教育的强化训练,为探索按照优势专业群招生培养改革奠定基础。“十二五”期间,首先实现3∶5∶2的人才分类培养结构改革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抓好精品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和高水平教材建设。加强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业能力。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坚持学业、创业、就业“三业”贯通,以“出口”引导“入口”,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研究与预测,建立校院结合,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良性机制。

  加强研究生教学管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的组织体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色,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抓好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的推进工作,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规模。做好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申报和后期建设工作。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筑人才发展高地

  树立大师加团队的人才结构观,实施人才发展的“153工程”,即根据优势学科和学科群发展的需要,汇聚一批帅才、将才、英才,通过多种途径和灵活形式引进10 名左右学术大师及院士量级人才,引进和培养50名左右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养300名左右优秀博士。培养和建设2-4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团队,着力打造国家级教学团队,实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培养计划”和“教师发展行动计划”。消除各种行政壁垒,搭建灵活、开放、跨院系、乃至跨学校和跨国界的科技创新大平台。

  致力于各级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相互支撑。要打造一批精干高效,有谋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水平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打造一支产业研发水平高、产业化拓展能力强的科技产业队伍;打造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三)实施学科引领战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建设方针,实施“高端引领,高原支撑,资源集中,结构优化”的学科建设战略举措,坚持学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能力、学位点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其中的关键在于:一要坚持高端引领,力争2-4个学科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部分学科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带动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二要坚持高原支撑,以拟建博士点所在学科及其相关学科为基础,打造9大优势学科群,奠定未来发展的高原平台;三要坚持资源集中,包括人才资源、职称编制资源、科研平台资源、仪器设备资源、财力资源的集中等,集中力量为学科建设服务;四要坚持结构优化,统筹学科发展全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学科规划引领学科发展,规范有序地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集成化发展的思路,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群。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特别是结合江苏沿海大开发、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发展需求,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形成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统一、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促进的合理布局。

  (四)实施科技激励战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以科研创新为龙头,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着力构建以基础与应用研究为主体、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的科研创新体系。凝聚全校科技资源优势,争取高层次科研课题和奖励。以重要的综合性科研任务为纽带,组建研究中心,组成科研群组,提高科学研究的整体效益和科研工作原创能力。进一步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起以激励创新为导向的资源分配制度。在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础上,资源配置向特殊贡献人才倾斜,向重大科研项目、高新科技项目、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项目倾斜,向重点学科倾斜。积极探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激励机制,探索和鼓励把知识、专利、商标、科技发明和原创科研成果等有形或无形资产转化为股权,实行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奖励红股或股份期权。

  (五)实施服务发展战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推进产学研结合,将目前普遍的“点对点”简单合作提升为高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结合。加快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研究院、军工保密办、技术转移中心的申报和建设,利用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推动与地方优势产业的有效对接,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并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科学研究水平。重点选择一些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方向和领域,组建产学研合作联盟,形成“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园区”协调发展、无缝衔接的产学研体系。在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实施国际化战略,推动学校开放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一种生存方式,它既是大学的办学方向,也是提升大学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要以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探索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建设国际学院、国际学校和海外国际交流合作基地为依托,以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为关键,以实施“学生国际化培养”、“国际科技战略合作”、“队伍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交流基地建设”等工程为载体,将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文化交流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大学国际化是大学办学理念、要素和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的过程和现象。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也必然是一个“引进”与“输出”的双向活动过程:一方面要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置于全球视野中,广泛吸取、借鉴国外先进大学教育经验和科技文化成果;同时,又立足本校,服务本土,并注重对外传播中国大学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双轮驱动,共同服务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由此,大学的国际化、地方化和特色化进程,是一个并行不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

  第三部分 “十二五”主要工作任务与举措

  一、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相对稳定规模、重点提高质量,研究生教育首先确保质量、积极扩大规模。以实施完全学分制为抓手,建立“学分银行”制度,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本科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积极发展,优化结构,开拓创新,保障质量”的原则,通过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着力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科生规模稳定在30,000人左右(含民办本科和联办学校,下同);研究生培养规模达到5,000人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和科学学位硕士生2500人,专业学位硕士生2500人;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达到35个左右;建成60门省级精品课程,力争有2-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获得省级以上教研课题100项左右、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5项左右,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结构,用五年时间逐步实现3∶5∶2的人才分类培养结构改革,其中30%为研究型培养,50%为应用型培养,20%为国际化培养,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为按照优势专业群招生培养改革奠定基础;

  ——建设省级创业实践基地及孵化基地1个;

  ——创建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始终保持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70%以上,年终就业率在90%以上;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数年均20项以上;

  ——江苏省学位论文抽检优秀率高于省属高校平均优秀率;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实习基地达到20个左右;

  ——实施杰出人才和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引入部分“嵌入式国际课程”;

  ——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进创新教育,鼓励个性发展;

  ——适时组建教师教育学院,筹建国际化中学,强化办学特色。

  二、学科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建设方针,确立“人才引领,科技先行,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开放融合”的发展思路,实施“高端引领,高原支撑,资源集中,结构优化”的学科发展战略,以学科方向的凝练为基础,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大力提升现有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加快培育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全面提升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的学科建设水平。  

  ——扎实推进博士单位省立项建设规划的实施,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完善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统筹的学科框架,建立覆盖全校的学科建设体系;

  ——整体规划、逐步建设9个优势学科群;

  ——争取新增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或省优势学科项目6-7项;实现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获得2-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30个左右,获得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申报和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力争跻身国家 “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在学科群集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部制改革。

  三、队伍建设

  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战略抓手,以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创新管理体制与组织模式为动力,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持与培养系统。

  ——到2015年,按在校本科生30,000人、研究生5,000人规模,以标准生计算,教职工总数达到2,870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达到1,930人左右,约占学校教职工总数的67%,生师比总体达到15∶1;党政管理人员360人左右,约占学校教职工总数的13%;支撑人员队伍570人左右,约占学校教职工总数20%;

  ——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数量不断增长,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9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0%左右,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基本具有博士学位;拥有正高职教师310名左右、副高职740名左右,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达到55%左右;

  ——根据优势学科和学科群发展的需要,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面向海内外力争引进(含柔性引进)学术大师及院士量级人才10名左右,引进和培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或“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等高水平学术带头人50-60名左右,引进和培养优秀博士300名;

  ——引进和培养全国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以上者20人(次),新兴战略性产业高级专家20人左右,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杰出专家100人左右;

  ——面向海内外引进2-4个国内顶尖、世界先进的创新团队。重点建设10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团队和10个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

  ——争取创新人才进入省级以上人才计划100人次;

  ——具有半年以上校外实践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

  ——每年资助50名左右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研修博士后项目或攻读博士学位;

  ——具有国外研修经历的教师比例不低于10%。

  四、科学研究

  贯彻“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指导思想,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重点任务和重点领域,大力争取高层次项目、高水平成果和高级别奖项,努力开创学校科研和科技产业工作的新局面。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制度和机制,积极探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获得国家级项目300项左右,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0项左右,并实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突破;省部级项目600项;

  ——出版著作300部左右;发表学术论文8,000篇左右,其中,理工科三大检索论文1,000篇左右,并力争在顶级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文科SSCI、A&HCI及CSSCI收录论文1,000篇左右;

  ——申请发明专利200项;

  ——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0项,力争实现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培育建设1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科研经费年平均增长20%,五年累计总量达3.5亿元。

  五、社会服务

  加快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大学科技园建设,并以此作为全面推进产学研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进行现代大学形态变革的重要基地。坚持规范、发展、创新方针,促进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科技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广泛而有效的校地合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融入到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在通过省级大学科技园认定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获得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申请认定。

  ——在大学科技园注册入驻的企业达到200-300家;

  ——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产业和科技产业,校办产业对学校的贡献率年增长不低于10%;

  ——力争孵化2-3家上市公司;

  ——将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淮海发展研究院”、“汉文化研究院”等研究基地打造成为服务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在淮海经济区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落实现有的校地、校企合作项目和战略合作协议。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借鉴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培养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专家学者,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建立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教师为主角、教学科研为主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体制,通过搭建国际合作研发中心、海外交流合作基地和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大力提高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的国际化水平。

  ——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及学科带头人中有半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基本完成中层管理干部赴海外轮训任务;

  ——赴海外研究和培训的教师数每年增长10%,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类国际化教育的学生数每年增长20%,逐年增加外教、外籍专家的数量;

  ——办好国际学校,实行15年一贯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国际学院,作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校内基地;

  ——办好迈阿密孔子学院,重点建设一批长期稳定的海外交流合作基地;

  ——各学院均要有实质性的海外交流合作项目,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

  ——建立苏北地区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外向型高端人才;

  ——积极探索通过“2+2”、“3+X”等模式与国外著名大学实行联合办学;

  ——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留学生规模达到600人以上。

  七、基础条件

  通过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依托社会资源筹措办学经费、提供社会服务争取专项经费、提高科技产业经营效益、扩大融资渠道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多种方式开源节流,筹措建设资金,为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加强校区规划和整合,解决多校区办学带来的管理幅度增大和办学成本巨大的问题。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数字化校园和节约型校园建设,为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保障。

  ——对照教育部有关办学基本条件的规定和亚娱官网-亚娱(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办学规模,结合校区规划调整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需要,五年间需新增办学用地1,300亩、教学行政用房2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1万平方米;

  ——多渠道筹集资金,“十二五”末年财政收入总量应不低于6亿元;

  ——实施教职工收入5年倍增计划;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8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达到18个;建成3-4个能满足科研和研究生培养需要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图书馆藏书增至250万册,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实现专业基本参考书数字化;

  ——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

  ——积极筹建人才公寓项目;

  ——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防范技术系统。

  第四部分 “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

  一、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探索和深刻把握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等手段,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贯彻中央创先争优的部署,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完善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成员决策调研和反馈机制,进一步做好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的工作。实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管理和考核。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勤政廉政,干事创业。积极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全面实行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关工委”、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工会、团委、妇委会和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行政监察的职能作用。加强宣传与沟通,使学校“十二五”发展构想能够深入地传达到全校师生员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对学校重大决策、政策措施的理解、认同和参与度,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使教师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以优秀的综合素质、高超的业务能力和高尚的敬业精神影响学生,教书育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地建设。将爱党爱国、社会主义荣辱观、时事与形势、政策与法规、廉洁和诚信等教育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风建设。

  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自觉和办学品位。大力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通过“学校识别系统”(School Identity System,简称SIS,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觉识别系统(VI)、环境识别系统(EI)四大部分)的规划和建设,运用整体形象传播系统,将学校办学理念与视觉形象传达给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并使其对学校产生一致的认同与价值观,进而发挥“内铸品牌,外树形象”的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和文化育人作用,全面提升学校竞争的软实力。

  二、加强体制制度改革保障

  为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设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

  以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为着力点,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尽快构建科学规范和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

  加强学校的宏观决策调控,建立层次清晰、科学规范、信息处理高效、沟通渠道畅通的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创新,逐步理顺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构建简洁清晰的管理框架,提升内部管理效能。健全以学者为主体的各种功能委员会,探索建立教师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实施目标管理,切实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的目标管理,做到重点投入,重大产出,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和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推进以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实行“低职高聘”和教师岗位“分级聘任”制度,整体提高评、聘的学术标准,发挥评、聘的杠杆作用。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完善与绩效挂钩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岗位业绩津贴分配制度,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将利用国家即将出台绩效工资指导性文件的契机,重新审视学校包括二级分配体制在内的分配制度,适时调整办学收入的分配办法和比例,适度平衡学校各类人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缩小工资外收入差距。

  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使用、培养、管理、考核、监督的配套机制,建设一支视野宽、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的党政管理队伍。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调整校内办学布局,明确各校区功能定位,推进校区置换。

  推进科文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在明晰产权关系和机构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建立新型现代后勤保障体系,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财力资源保障

  充足的办学资金,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备条件。校院两级及各单位都要把争取各方面项目、资金支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切实有效地加以推进,为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发挥各方力量,拓宽经费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体制,提高学校筹措办学经费的能力和水平。充分抓住“中地共建”的机遇,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和各种财政补助。通过合作研究、社会捐助、社会投资等方式,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提高产业经营效益。扩大“银校合作”领域,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建立完善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科学运筹,规范管理,效益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经费超支,科学合理地配置办学资源,提高预算的约束力和宏观调控作用。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财尽其力、物尽其用的良性发展机制。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建设节约型校园。

  更多详细信息,请点击以下网址:http://fgc.jsnu.edu.cn/s/385/t/1623/p/1/c/6681/d/6693/list.htm)


关闭当前页面